金属勾勒轮廓,彩釉填注灵魂,历经百年传承,指尖“掐”出的“景泰蓝”美得如此惊艳与震撼。
近日,鲁坤养老院为院内手工小组送上了一场主题为“掐丝珐琅——点亮非遗文化之光”的非遗文化体验之旅,带领着长辈将“景泰蓝”工艺玩出了“新花样”。
非遗珐琅的历史
掐丝珐琅是指在金、铜胎上用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,填各色硅酸盐类珐琅料,经焙烧、打磨、镀金而成的复合工艺器物。元代称其为“大食窯”,1217年由大食国工匠传入我国。经过中国匠人的改良和创新,缠枝莲掐丝珐琅盖罐的兽耳三环尊,标志着独具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的掐丝珐琅业在我国形成。
制作步骤
第一步:选图
准备好喜爱的图案。
第二步:绘图
在杯垫上绘制出轮廓。
第三步:缕丝
将金丝剪成小段捋直,剪断。
第四步:掐丝
在轮廓上均匀地滴上胶水,再将铜丝粘上沿着轮廓适当弯折,粘贴。这个步骤十分考验耐心和手部运动,需要反复试错与纠正。(这阶段步骤有一定操作性,需要邀请适合参与活动的长辈参加,活动过程中社工也需要多加关注)
第五步:珐琅
调配沙和乳胶的比例,用工具搅拌均匀。
第六步:点蓝
将调好的珐琅釉料放进丝与丝之间的空隙,再用铲子将颜色铺满整个画面。
第七步:干胶
作品完成后,需要喷上淋膜胶,等待自然晾干。
活动现场
现代的掐丝珐琅画于与古时不大相同,现代的珐琅画是将古时的御用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上的特种绘画,它不用制胚、不需要烧制和打磨等,拓宽了适用的材料载体和创作的表现形式,因此又被称作“不用烧的景泰蓝”,制作难度也相对下降很多,可以更好的宣传专属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活动时大家齐心协力,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,感受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。从每一个细腻的线条到五彩斑斓的填色,每一步都充满着惊喜与期待。在这个过程中,不仅增进了手工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,还提升了大家的专注力和耐心。当一个个精美的掐丝珐琅作品呈现在眼前时,那种成就感让长辈感到自豪及满足!
这场掐丝珐琅制作体验活动,不仅能让长辈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掐丝珐琅艺术品,更能让长辈在活动中通过手部的制作,锻炼上肢运动和眼部的。